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的重要战略选择,向低碳和绿色转型更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世界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。作为世界经济和能源大国,中国如何推进低碳经济,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,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。
“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,关键是要发展和掌握低碳核心技术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在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采访时表示,“低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。谁掌握了低碳核心技术,谁就拥有了发展竞争的主动权。”
认识中国国情,发展低碳经济
《经济参考报》:欧盟等发达国家提出全球到2050年碳排放减半的口号,中国政府也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提出到2020年单位G D 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-45%的目标,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。中国要实现减碳目标面临怎样的压力?
谢和平:作为全球大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实现减碳目标确实存在不小的压力。
从历史累积减排放和人均减排放讲,中国并不算高。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显示,从1850年至2005年155年 间 , 全 球 共 排 放 二 氧 化 碳11222亿吨,发达国家排放了8065亿吨,占全球总量的72%。美国人均历史累积排放达1105.4吨,欧盟542吨,世界人均173吨,中国71吨。从现有情况看,2009年美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23.5吨,欧盟10.3吨,中国5.5吨。
然而,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、增长快,人均排放低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,已处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风口浪尖上。1970年到2007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长7倍多;2007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8.9亿吨、比2005年增1.2%,而中国59 .6亿吨、比2005年增17.8%,2008年中国排放超过60亿吨,居全球之首。
而且中国能源消费在短期内还将延续加速增长的趋势,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煤以上。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以每年2.9%的速度缓慢增长,至2030年我国的碳排放水平将达到117亿吨。因此,中国要实现减碳目标存在不小的压力。
《经济参考报》: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,影响和制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?
谢和平:综合分析中国国情,我认为影响和制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点。
一是能源资源结构的制约。当前,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“富煤、缺油、少气”,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短时间难以改变。2007年,在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 .8%,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%,而在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中,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.5%,煤炭消费比重大,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,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“高碳”特征非常明显。
二是产业发展阶段的制约。目前,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,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,碳排放强度高。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,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。电力、钢铁、有色、石化、建材、纺织等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%,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%,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—3倍。
三是全球经济分工的制约。当前,以高碳密度制造业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方式,使我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,十分不利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,造成许多低碳技术发展不成熟、应用瓶颈难以突破,给我国低碳发展带来严重制约。
此外,还有低碳消费意识的淡薄。一方面,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节约水、电、天然气等资源,还存在巨大的浪费行为。另一方面,在各级各类公共部门,办公场所也存在极为普遍的浪费现象。
《经济参考报》:虽然面临诸多制约,存在不小的压力,但中国实现“40%-45%”的减碳目标不会改变。您认为要实现减碳目标,发展低碳经济,重要的因素是什么?
谢和平:我认为,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要掌握低碳技术。
所谓低碳技术,广义说是指所有能降低人类活动碳排放的技术。这些技术可分为两大领域:无碳或减碳技术,捕存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。其中,无碳或减碳技术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绿色能源技术———水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太阳能、潮汐能、地热能、核能等,二是传统化石能源节能减排技术———煤、石油、天然气开采及高效、清洁、综合使用,三是其他行业过程节能减排技术———制造业节能、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;碳捕存和利用技术的核心是C C U S技术(C ar-bonC apture & Storage),即二氧化碳的捕集、储存和利用技术。
首先是源头控制的“无碳技术”,即大力开发以无碳排放为根本特征的清洁能源技术。这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技术、太阳能发电技术、水力发电技术、地热供暖与发电技术、生物质燃料技术、核能技术等,其终理想是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彻底取代。因为,化石燃料燃烧是主要的碳排放源,经由这一渠道每年进入大气的碳排放量约为80亿吨。
其次是过程控制的“减 碳 技术”,是指实现生产消费使用过程的低碳,达到高效能、低排放。集中体现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。排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前5位的工业行业(电力、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,石油加工、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,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,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)占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已超过80%。因此,这5大行业应该作为发展和应用减排技术的重点领域。另外,在建筑行业,通过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、推进可再生能源与资源建筑应用、集成创新建筑节能技术等可减少电能和燃料的使用。
其三是实现末端控制的“去碳技术”,特指捕获、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,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、封存及利用技术,为理想状况是实现碳的零排放。主要包括碳回收与储藏技术,二氧化碳聚合利用等技术。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调查,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0%至40%,将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。
抓住重点领域,发展低碳技术
《经济参考报》:就中国国情而言,电力、钢铁、建筑等行业已成为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重点领域,这些行业如何发展低碳技术?